《天氣之子》心得感想隨意寫:所以陽菜真的想被拯救嗎?

Harmony
19 min readSep 13, 2019

--

剛好看完了《天氣之子》,就來隨意聊聊。

大概會爆雷,所以還沒看完的就別往下看了,只能說看動畫前先去找個小說吧,不然真的會很失望。

想必有不少人會拿它跟《你的名字》比較,但我必須說如果懷抱著這樣的心情大概會很失望吧?

對我來說這次的腳本更像硬是把新海誠自言自語式的風格塞進商業片的架構當中(也就是像是《你的名字》那樣的作品裡面),但整體來說它就是一個自言自語的文字類作品,因此為了要符合普世價值所以變得很單薄,甚至為了節奏感省略了很多的細節。

整體來說對於每個角色新海誠都想要呈現出很細膩的內心想法,然而這次的角色又超過了他可以駕馭的數量,整個作品的角色塑造缺乏,如果沒有看過小說就完全像是個沒有內涵的爽片。(但畫面依然超美的!)

如果換成《秒速五公釐》的速度,這部片大概要演六個小時才能把大家的內心戲演完吧?《言葉之庭》可是兩個角色就撐了整個動畫啊,但沒辦法這次的角色很多,要走的場景、劇情還有回憶又很繁雜,結果全部點到為止的後果就是什麼都沒有說得很明白,轉折處也沒有做出來,最後就變成了莫名其妙的片。

一句話來說,就是把文藝片當好萊塢片拍,但又想要很文藝,這種時候如果節奏沒掌握好,就會變得很微妙。

那為什麼《你的名字》沒有出現這個問題呢?可以想想看在動畫中瀧跟三葉的設定,其實都可以在身體交換的時候快速明白,對於其他的角色也沒有特別的琢磨或是搶戲,配角就是做好配角的身份以輔佐主角為重。

相較之下,《天氣之子》這次雖然說男女主角很重要,不過更像是四主角的方式呈現,並且為了讓這四個角色的過去被揭露的合理同時劇情還要繼續邁進,所以又多了更多沒什麼特別琢磨的配角群們,最後便什麼也沒交代清楚。

接下來就來聊一下我覺得奇怪的部分,跟小說裡有寫但是動畫沒有好好呈現的內心戲。

一開始男主角森島帆高逃離會對他施以暴力的父親,乘著船決定前往東京時,突然下起了大雨,於是他開心的在外頭淋著【雨】。

這個時候喜歡雨是因為逃離了父親和禁錮他的小島,因此純粹地感到開心,但整體來說我覺得手舞足道跟一個逃家的少年心境相比,還是有點遠,總覺得應該要更不安一點。

接著是來到東京的段落,在這裡小說是這樣描述的:

隔著雨點,可以看到開始點燈的東京夜景。⋯⋯省略⋯⋯我終於來了。從今晚開始,我就要住在那座光輝燦爛的城市。我太期待即將在那座城市遇到的所有事情,心跳不自覺地加快。

所以這裡出現的雨對帆高來說是喜悅的。然而好景不常,還只有十六歲的他很快地感受到了困境。

於是拚命搜尋到幾家店預約面試,然而實際去面試時卻被看起來像流氓惡年輕男子怒斥:『沒有身分證怎麼可能雇用你?你是看不起我們的店嗎?』

在這樣的情況下,出現了第一個暗喻,也就是少年撿到了【槍】,即便他說服自己那個是玩具,但在潛意識中他明白那是一把槍還將它放進了背包。在東京一無所有的少年自己為擁有了力量 這樣的架構便展開了。

當劇情走到了這裡,小說此時提及了森島帆高某天在島上被父親揍了之後,瘋狂地踩著腳踏車踏板,當時也下著雨不過雲層之間透出了些微的陽光,所以他追著陽光奔馳至了懸崖,並看著【陽光】飄向了大海的另一端。

總有一天我要進入那道光。

這就是為什麼他是搭著船抵達東京的,這部份是在補述他想跨越海洋追逐陽光的心境,但想起來了嗎?他來到東京之後卻是一直【下雨】。

接著帆高遇到了女主角天野陽菜,吃了人家請的漢堡,接著去投靠了在船上相識的須賀圭介,並認識了須賀夏美。

在這裡,小說描述了夏美的心境:

我好像稍微理解小圭收留他(帆高)的理由了。我和小圭當時大概都在尋找某種契機,就好像改變自己前進方向的一絲微風,或是等待紅綠燈變色的短暫時間。⋯⋯省略⋯⋯ 在這個夏天結束時,我漫長的叛逆青春期也要結束了。

但這部分,動畫幾乎沒有演出來(是的,因為整個劇情要講的東西很多沒時間慢慢說),如果單看動畫,夏美就是個長得很美求職不順的女人,甚至你還會覺得出現求職的片段很莫名。

不過夏美這個角色所代表的就是【還停留在青春期的大人】,先這樣記著吧。

接著【槍】第一次左右了劇情,帆高自以為是的保護了陽菜,所以對人開了槍。

『我只是當作護身符帶在身邊,想說嚇一嚇他。不是真的要 ——』

『你在說什麼?你竟然拿那種東西對人射擊?你搞不好差一點殺死人了!』

在這裡我擅自下了個結論,簡而言之就是得到力量的少年並沒有因為那個力量得到什麼,並且發現自己再逞英雄,他來東京不是為了【槍】,而是【陽光】。

劇情繼續往前,陽菜向帆高展示了晴女的力量,對帆高說,「好不容易來到東京,卻一直下雨,很可惜吧?」於是,帆高得到了他在追尋的【陽光】,並帆高提議可以用這個力量賺錢。

雖然陽菜有問「如果辦不到怎麼辦」,但帆高卻用試探的口氣慫恿陽菜做這個生意。在這裡的「如果辦不到」我解讀成陽菜對自身存在的懷疑。

接著當晴女的工作獲得很多人的肯定之時,陽菜表示:

我很喜歡晴女這份工作,好像終於瞭解到自己要扮演的角色 ——

並且委託陽菜的男人有說:

不是這樣的。我們並沒有把活動的成功與否全部堵在晴女身上。你們完全不需要感到壓力。對我們來說,下雨是每年要擔心的是,實際上也常常因為下雨被迫延期。這一點是不能勉強的。

所以我把這裡歸納成 大眾因為晴天開心,但不是絕對的,獲得最多的反而是陽菜

至於「迎魂火」的橋段,動畫裡面有提到天空的過去就是彼岸,也就是陽菜死去母親所在的地方,而天氣巫女又可以跟上天連結。

天氣巫女是很特別的人物,能夠將人類迫切的願望傳遞給上天。

不過所謂【迫切的願望】這部分就很曖昧了,究竟迫切的願望是什麼呢?可以在動畫那邊看到陽菜實現了很多人的願望,但並不是每一個都符合【迫切】。

那麼到底為什麼會放晴呢?

我自己的想法是,陽菜之所以獲得晴女的力量,是因為想要再度和弟弟還有媽媽走在藍天之下,因此這才是一切的根本,她的祈願雖然說是為了他人,但更多的是為了弭平自己內心的【傷痕】。

這裡便決定了她是一個自我犧牲型的角色。

接著是夏美跟陽菜說天氣巫女是祭品這件事情。

她是一很堅強的孩子,雙眼凝視遠方,已明確的口吻說自己想要早點成為大人。那個故事只是很常見的床說故事。天氣巫女有著悲傷的命運——怎麼可能會有這種事?

我在猜這裡是想要講夏美擅自將陽菜當作是一個能夠承受一切的人。

但我必須得說,動畫裡面完全看不出來,因為人稱敘述有點混亂,所以無法好好的理解,以及陽菜這個角色真的描述的太不像是活著的人類,她太聖母了,情感的呈現很單薄。如果說她們家世世代代都是天氣的巫女,並且她也早就知道自己的宿命,這樣還比較合理。不過如果是個普通的女生,這種灑脫也太過於超脫世俗了(大概是聖人轉世等級了吧)

請想像一下,她是個十五歲的女生,母親去年過世因此只能自己打工養活自己和弟弟,她的每天都過得很辛苦,還隨時都有可能和弟弟被拆散。

這樣的一個孩子,怎麼可能還活得那麼漂亮跟純粹呢?她給人的感覺更像是從出生開始就決定好要當祭品的大小姐,雖然會失去生命,但她明白這是她的宿命,所以她決定要原諒一切,也是因此她才能笑得那麼溫暖。然而一個感受不出軟弱痛苦的角色就會變得很單薄。

然後劇情迎來了應該要是高潮的部分,陽菜不想和弟弟分開,帆高開始被警察追捕,所以他們三個人決定逃亡。在晚上陽菜問帆高是不是也在期待這場大雨停止,帆高回答『嗯』,接著陽菜跟他解釋巫女的命運,並表示自己正在逐漸變透明。

『如果我就這樣死掉了⋯⋯』陽菜以非常溫柔的聲音說道。

『像以前那樣的夏天一定會回來,凪(也就是弟弟)就拜託你了。』

接著小說出現了陽菜的獨白:

每天製造出晴天就多了某個人的笑容,讓我很開心。這不是任何人的責任,而是我自己的選擇。即使發現時已經到了沒有退路的地方,但能夠遇見你真的很幸福。

⋯⋯省略⋯⋯

我已經不知道為什麼感到悲傷,只是哭泣,只是一直哭泣。魚群無言地繼續在周圍飛舞。然後雨停了,白霧散去。

⋯⋯省略⋯⋯

我是藍色、是白色,是風、是水。我成為世界的一部分,既沒有喜悅也沒有悲傷,只是純粹像自然現象一般,持續地流著眼淚。

嗯,看來是自願去死的孩子呢。但這時候就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陽菜,妳是什麼時候開始這麼喜歡男主角了⋯⋯?也許這之間過了很久(但好像才三個月)不過突然這麼喜歡,甚至用『愛』這個詞,整體來說太倉促了。(而且男主角不是也沒幹嘛嗎⋯⋯)

我猜應該是想要呈現男主角同時也拯救了女主角,但本片女主角精神力太強大,完全不會讓我覺得有種她需要被拯救的感覺。

然後男主角就用哀悽的語氣表示:

是陽菜換來這片晴空!可是大家什麼都不知道,像傻瓜似的高興⋯⋯

嗯,因為他們就什麼都不知道啊。

記得那個男人說的嗎:

不是這樣的。我們並沒有把活動的成功與否全部堵在晴女身上。你們完全不需要感到壓力。對我們來說,下雨是每年要擔心的是,實際上也常常因為下雨被迫延期。這一點是不能勉強的。

然後陽菜說:

這不是任何人的責任,而是我自己的選擇。即使發現時已經到了沒有退路的地方,但能夠遇見你真的很幸福。

所以說陽菜其實是自我獻祭,多數的民眾就好好過生活,也沒有特別期望什麼。

最後推陽菜一把的,是男主角呢,因為他回答他想要【陽光】。

懊悔不已的男主角此時被捕,但他以跑吧梅洛斯的精神狂奔,然後被夏美捕獲繼續逃竄,然而夏美的機車卻在水中拋錨。

少年,我會先一步成為大人。我要成為讓你和陽菜都憧憬到極點的大人,成為你們想要早點變成的那種大人。

夏美就這樣看著少年奔跑的背影如此想著。

她被少年怎樣都要見到陽菜不顧法律的行為感動了。

同時須賀圭介也被少年怎樣都要見到陽菜不顧法律的行為感動了,漸漸走出亡妻所帶給他的低潮。(是的,這部分也描述得非常倉促)

所以到底為啥跑步可以感動那麼多人⋯⋯如果陽菜有明確【想活下去】的橋段在,並且感動犧牲,那男主角懺悔自己把東京的【陽光】寄託在她身上,並決心要不顧一切救她可能就頗感人的,甚至媲美《境界的彼方》後段。

引個日媒的論點:

《麥田捕手》的金句:「一個未成熟的人(即青年)的特徵,是他願意為某種原因偉大地死去;一個成熟男子(即大人)的特徵,是他願意為某種原因謙卑地活著」,這是《天氣之子》的重點訊息之一。

這裡應該是想要讓圭介的『謙卑活著』跟帆高的『願意為偉大死去』做對比,然後呈現為了願望不顧一切的衝勁還有熱血。

可是,我並沒有感受到陽菜想活下去。她更像是接受了命運接受自己會這樣活著。

這個時候【槍】又出現了,帆高撿起了掉落的槍(也就是故事開頭丟掉的那把),為了救女主跟警方拉鋸。

所以象徵著力量的槍為什麼又出現了呢?我自己是猜因為帆高想透過力量去到女主角身邊把她帶回來。但前段提過男主角丟棄槍的時候是這樣說的:

我一直拿那種東西當護身符,以為自己變強了,搞不清楚狀況就逞英雄,朝著別人扣下板機。

那現在再度拿起槍的意義是什麼?分成兩邊來思考的話,第一種是男主角終於明白力量應該要為誰使用,並且朝著須賀圭介開槍(但我個人很不喜歡這種解讀),第二種則是男主角依然搞不清出狀況,第一次開槍是為了陽菜,第二次還是為了陽菜,但【陽菜真的需要男主角拯救嗎】?回過頭看第一次開槍,女主是說:

『你在說什麼?你竟然拿那種東西對人射擊?你搞不好差一點殺死人了!』

再次強調男主在最初追尋的東西是【陽光】,而不是力量(也可以解讀成反抗父親的能力),在後期男主明白他想要的不是【陽光】,是讓他獲得愛的【陽菜】,所以他拿起了力量要把她帶回來。

就在我以為追到了的瞬間,腳踏車卻已經到達懸崖邊緣,陽光漂向大海的另一端。我當時下定決心要進去那道光芒中,在那盡頭的,就是妳。

這樣的結構不是和一開始男主角懺悔自己拿槍的前段劇情一樣嗎?所以這次的拿槍並沒有資格上的說服力。

同時當陽菜的弟弟哭著對男主說:

都是你害的,把姊姊還給我!

我對這劇本的困惑更是水漲船高。

為什麼弟弟會說這句話呢?如果用神視角來看(而不是動畫的第一人稱視角),確實是男主角讓女主角成為晴女的,但是陽菜的弟弟也沒有具體上的阻止或是詢問姊姊的意見。

並且:

我很喜歡晴女這份工作,好像終於瞭解到自己要扮演的角色

陽菜本人也沒有把事情說清楚,甚至表示自己喜歡這份工作啊?嚴格說起來陽菜犧牲並不是男主角的錯。男主角也沒有用強意的口氣脅迫她,是陽菜接受了大家微不足道的願望下的決定。

這是陽菜的決定。

接著男主便穿過了鳥居找女主,然後說:

就算再也不會放晴也沒有關係,對我來說陽菜比晴空更重要!為自己祈禱吧!

接著女主就泛起淚水被男主角救走了。

陽菜不是自我犧牲了嗎?怎麼男主說一下就放棄了呢?在這裡最詭異的一點對我來說是沒有任何女主角的內心獨白。我必須得說陽菜這個角色塑造的真的太美好了(大概是文學少女遠子學姊的那種聖女等級),所以要用很短的篇幅去呈現『陽菜被帆高拯救(非物理)』有點牽強,同時也沒有透過陽菜的口吻說出她的確期望這樣的未來。

這樣的情況之下讓我不免開始懷疑『所以陽菜到底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撇除男主閃亮亮的腦內濾鏡,陽菜究竟在想什麼呢?

男主的選擇造就了東京三年暴雨,成為了媲美威尼斯的划船聖地。

三年之後,男女主角重逢(抱歉我已經懶得打名字了),男主角發現女主角在祈禱。

在斜坡上,沒有撐傘,雙手交握在一起。她閉著眼睛在祈禱。在毫無停歇的雨中,陽菜朝著淹沒的街道祈禱著某件事,她期望著某件事。

男主角雖然被告知暴雨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所以說,這個世界變成這樣,不是任何人的錯。

但在看到祈禱後他突然明白:沒錯,就是他們幹的。

不對,不是這樣。世界並非一開始就是瘋狂的,是我們造成了改變。那年夏天,在那片天空,我做出了選擇。和晴空相較,我選擇了陽菜;和眾人的幸福相較,我選擇了陽菜的性命。

然後跟女主角相擁相認,男主角痛哭。

女主角跟他說『我們會沒事的』

(開心結局)

但仔細想想,陽菜到底在祈禱什麼呢?『在毫無停歇的雨中,陽菜朝著淹沒的街道祈禱著某件事,她期望著某件事。』既然是朝著被大雨淹沒的街道,那必定就是和雨有關的事情了。所以,會不會就算不是晴女,陽菜還是在祈願著晴天呢?

回過頭看一下她被獻祭的橋段:

還不要,我什麼都還沒告訴你,還來不及說謝謝或我愛你,我拚命拉攏擴散而稀釋的意識,試圖維繫感情與思考。⋯⋯省略⋯⋯我絞盡最後的力氣,想要把話語傳遞到你的耳邊?

『不要哭,帆高』

所以女主角不想被獻祭的理由是沒有告知男主角『我愛你』還有放不下弟弟⋯⋯我投放不下弟弟一票,只能說不是這種老套的『我愛你呀』不好,而是整個處理起來很迅速,回到上面所說的,女主因為男主找到生存的意義是因為:

我很喜歡晴女這份工作,好像終於瞭解到自己要扮演的角色

所以概括而言就是因為被大家所需要,並且以此感受到了自己的價值(就說是自我獻祭的孩子),此時男主更像是個夥伴陪在女主身邊,但並不是主要造成陽菜改變的根本。

這種時候突然用『我愛你』解決一切,就有點突兀了。

接著往下看:

心中的不安越來越強烈。這時,一滴雨滴落在無名指。戒指向被推出去,推離了水的手指。⋯⋯省略⋯⋯我心中湧起絕望,剎那之間強烈地想起你,情感再度有了色彩。然而,這份情感也像迅速融化般褪色,只剩下淡淡的悲傷。

我已經不知道為什麼感到悲傷,只是哭泣,只是一直哭泣。魚群無言地繼續在周圍飛舞。然後雨停了,白霧散去。

我在一片草原上,頭頂上無比清澈的藍天。隨風起伏的草原在耀眼的太陽底下閃閃發光。

我置身於地表絕對看不見得雲上草原。我是藍色、是白色,是風、是水。我成為世界的一部分,既沒有喜悅也沒有悲傷,只是純粹像自然現象一般,持續地流眼淚。

可以看出陽菜對於要跟男主分別,很難過。

但這就是男主角拯救女主角的理由嗎?在看到這裡的時候,我腦中浮現的是這個畫面——

也就是《魔法少女小圓》裡面,鹿目圓決定要犧牲自己成為世界的定理來守護大家的橋段。

當然這程度上還是不一樣的,一個是用死亡換得整個世界,一個是讓天氣放晴,但好像下雨下三年也沒怎樣只是多個威尼斯。

不過這就是個很複雜的問題了。我不相信有人犧牲會是『我來犧牲囉嘿嘿嘿,我超開心的,我就是為了犧牲存在的!』這種個性,如果有就是搞笑漫畫了。犧牲本身就是很複雜的情緒,它包含著對眾人的愛,也包含著對自身生存的依戀,它本身一定是帶有悲傷情愫的,不過一開始就說清楚了,每個祈願都要付出【代價】。

要拯救別人就要付出代價呀,這就是等價交換嘛~記得陽菜是個很聖母的角色嗎?

『如果我就這樣死掉了⋯⋯』陽菜以非常溫柔的聲音說道。

『像以前那樣的夏天一定會回來,凪(也就是弟弟)就拜託你了。』

如果先把男主角刪掉,故事就是:

為了和母親以及弟弟繼續再一起,在陽光底下散步,陽菜變成了晴女。

但就算變成了晴女,母親還是死了,晴女也只能召喚短暫的晴天。

犧牲晴女就能換得陽光,不過根據設定,下大雨其實也還好拉。

套入陽菜的心境,一開始期待放晴,但母親死了,即便祈禱還是只能短暫放晴,所以只剩下回到天上(母親在的地方),化為世界的一部分,然後讓東京放晴。

不過男主角的出現給了第二個選擇:下大雨吧!水淹東京很爽喔!

不論如何被雨淋濕,我們仍舊活著。不論世界如何變化,我們都會繼續活著。

即便跟現實不同,水淹東京完全沒有給人任何的損失(有也被輕描淡寫的帶過了),並強調這只是回歸自然而已。

所以說,這個世界變成這樣,不是任何人的錯。

但男主可是這樣說的:

不對,不是這樣。世界並非一開始就是瘋狂的,是我們造成了改變。那年夏天,在那片天空,我做出了【選擇】。和晴空相較,我選擇了陽菜;和眾人的幸福相較,我選擇了陽菜的性命。

由此推斷是男主選擇的,男主選擇這樣的未來。

那陽菜呢?撇開男主閃亮亮濾鏡,陽菜之前是這樣說的:

這不是任何人的責任,而是我自己的【選擇】。即使發現時已經到了沒有退路的地方,但能夠遇見你真的很幸福。

並且在最後,不是晴女的陽菜仍在祈禱。

所以如果去除掉陽菜很愛很愛很愛男主角這件事情,陽菜真的想被拯救嗎?如果這個時候衝進去的是打醬油警察一號或是二號,或是須賀圭介,還會成立嗎?

陽菜真的有愛帆高愛到願意水淹東京還是想被拯救嗎?

其實也不是不能看出新海誠想在日本這個以群體為重的社會中以反逆的角度呈現『主角們用力地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而撞得頭破血流。』這樣子的概念,有影評表示:『為了自己一己之私要求世界配合自己,這才是最自私的,陽菜跟帆高所祈求的只是不要犧牲自己。』

這本身就有矛盾之處,希望自己不要犧牲,就一定會有其他人犧牲,世界就是這個樣子。如果是在講一個非主流的價值觀,就不該一直用主流的思想限制,試圖把他解釋成普世價值的概念。

說實話,沒有人逼陽菜去犧牲,沒有任何人逼陽菜去祈禱,是陽菜自己決定的,她並沒有在消失前對帆高說『救救我』,她說的是:

『不要哭,帆高』

所以整個故事是男主不願意失去陽菜,所以拚命把她帶回來。

這樣順過來的話,這部片就不是大人跟孩子的戰爭,或是世界跟男女主角的戰爭,而是男主角自私的想實現自己的願望,男主追逐著陽光想要得到陽光,接著他發現他的陽光是陽菜,所以他想跟陽菜一直再一起。

如果設定中陽菜沒有很愛很愛很愛他,就是恐怖情人了呢,還好陽菜很愛很愛很愛他。

整齣動畫若【陽菜】是一個概念名詞,然後主角不顧一切去追尋,那也許就很適當吧,然而【陽菜】是一個人類。我想這就是我內心有點過不去的點。

題外話:

我看到陽菜在祈禱的時候,一直以為陽菜會轉過頭來看著帆高,然後對他說:『雨停不了呢』或是『好像放不了晴了』之類的話,然後來一個回馬槍,但還好陽菜是真的很愛帆高,真是可喜可賀。

所以講了那麼多,來下個結論吧。

這部片我還是很推薦去電影院看的(你看我打了這麼多心得誒),而且從上空的角度穿過煙花那段真的非常非常美!

要說的話,在看這種動畫片的時候常常就會不由自主的將主角認同的價值當作是我應該要去接受的價值,但是動畫片又不是教育片!我們完全有理由去思索主角的行為,而不是一定要把自己放入主角當中,這點完全不影響一部動畫片的優劣。

這次的劇情,我自己私心覺得最大的問題還是整個氣氛的營造,就像是要讓人去接受『對男主這樣是對的』『沒錯,我們幹嘛活在別人的期望啦』可是卻又有種好像故事沒有說完,或是細節沒有補完的空洞感。當中也有很多沒有深入解釋的細節在指出這些角色不是只有單一面向,或是事情不是只有一個角度,不過由於篇幅的問題,所以很多描述都很倉促(有種衝衝衝啊地奔跑感)以致於最後變成了有點微妙的勵志片。

如果再多琢磨一下角色的心境或是用秒速五公釐拆篇的方式呈現,感覺就好像會神作了。

--

--